牛欄江紅石巖堰塞湖整治工程的任務是將地震形成的堰塞體加固成為永久性控制水庫,除害興利,變廢為寶,發揮防洪、發電、灌溉、旅游等綜合效益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主要包括堰塞體、右岸溢洪洞、右岸泄洪沖沙放空洞、右岸引水系統、岸邊主副廠房等建筑物。
2017年是堰塞湖整治的關鍵之年,在克服高邊坡危險源、深基防滲、交叉施工、滾石、余震等施工困難后,無安全生產事故和質量事故發生,工程建設正常有序推進。一季度完成工程投資9300.87萬元,工程進展情況如下:
一、右岸溢洪洞土建工程(水電十四局)
主要施工部位為洞身、頂拱回填和固結灌漿,出口邊坡開挖支護。完成工程量:噴混凝土1180m3、掛鋼筋網5.2t、錨桿1170根、鎖腳錨筋樁14束、隨機排水孔800m、錨索造孔46個、錨索安裝46束、錨索張拉56束、回填灌漿7302m2、邊墻固結灌漿10704m、頂拱固結灌漿6464m,完成合同金額1962.43萬元。
二、邊坡治理一期工程土建標(云南建工)
受低溫、大風天氣影響,施工時間相對縮短;主要工程為掛網、噴射混凝土,因單價問題部分未結算。完成工程量:右岸邊坡上游側EL1780m高程以下部位剩余柔性防護網鋪設施工5358.62m2,右岸邊坡上游側EL1780m高程以下部位噴射混凝土1569.46m3,右岸邊坡上游側拆除棧道50m。完成合同金額1006.30萬元(僅1月份)。
三、堰塞體整治工程土建標(水電基礎局)
主要開展防滲墻和左岸灌漿洞施工,預灌鉆孔完成2181.25m;防滲墻造孔完成4273.23m2,左岸灌漿洞洞內噴錨支護并開挖進洞97m,左岸灌漿洞底板澆筑181m,堰塞體防滲墻成墻面積2688.52㎡。完成合同金額2883.72萬元。
四、右岸交通隧道及庫區復建交通隧道工程標(云南水總)
從交通洞進口和出口兩個方向同時開挖,完成洞身開挖669.19m,其中進口開挖支護308.385m(K0-042.385~K0+266.0)、庫區復建交通隧道出口開挖支護278.50m(K2+285.0~K2+006.5)、引水隧洞泄洪放空沖沙洞事故閘門井交通隧道施工支洞全部開挖支護完成80.305m(全部)。完成主要工程量:開挖36892.80m3;I18工字鋼22316.40kg;格柵鋼拱架174312.57kg;洞身噴射C20混凝土1949.17m3;Φ32超前錨桿(L=500cm)23222.14m;Φ25錨桿(L=3m)22123.16m;Φ6.5鋼筋網34879.75kg。完成合同金額1700.15萬元。
五、引水發電系統土建及金屬結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水電七局)
主要開展引水隧洞、支洞、斜井的開挖支護和進口邊坡、廠房邊坡的開挖支護施工。1#施工支洞開挖支護371.428m(全部完成);1#-1施工支洞開挖支護154m,剩余38.553m;引水隧洞主洞上半洞開挖完成102.3m,累計完成916.84m,剩余310m,下半洞開挖455.5m;調壓井全斷面開挖完21m;壓力鋼管下平段上半洞(6#施工支洞)1#岔管開挖支護至K0+026.5m;壓力鋼管斜井段3.0m導孔擴挖完成;引水隧洞襯砌24m(2倉)。完成進口邊坡1310-1280m高程的開挖,完成出口邊坡1138-1086m高程的開挖和部分支護。
主要工程量:石方洞挖36422.441m3、石方井挖10281.6m3、石方明挖65000m3、噴C20混凝土3882.8m3、錨桿(Φ25、L=4.5m/6m )5611根、鋼拱架安裝116.9t、掛網鋼筋44.757t。完成合同金額1748.27萬元。
六、移民工作情況
(一)生產安置
紅石巖堰塞湖整治工程建設征地規劃土地征收共 8610.90畝。按所屬區域劃分,整治工程施工區 2880.01畝(其中永久占地 2055.88畝,臨時占地 824.13畝);水庫淹沒影響區 5730.89畝。
累計完成集體土地補償 5889.19畝,占規劃任務量的68.39%。其中魯甸縣2472.24畝,占規劃任務量的54.24%;巧家縣1382.47畝,占規劃任務量的78.45%;會澤縣2034.48畝,占規劃任務量的88.82%。
累計完成土地補償兌付14693.72萬元,占規劃補償投資的71.77%。其中魯甸縣 5675.41萬元,占規劃補償投資的 54.56%;巧家縣 2775.77萬元,占規劃補償投資的 83.75%;會澤縣 6242.54萬元,占規劃補償投資的 92.39%。
(二)搬遷安置
搬遷安置人口共計 687戶 2619人,其中集中安置點安置 349戶1302人;分散安置戶338戶1317人。累計完成移民搬遷安置協議簽訂 510戶1730人,其中:簽訂集中安置點安置協議 294戶919人,占實際任務量的42.79%; 簽訂分散安置協議216戶811人,占實際任務量的31.44%;剩余177戶889人未簽訂移民搬遷安置協議,占實際任務量的 25.76%。
(三)總體進展情況
累計完成土地補償5889.19畝,兌付補償資金14693.72萬元。其中魯甸縣完成土地補償2472.24畝,兌付補償資金5675.41萬元;巧家縣完成土地補償 1382.47畝,兌付補償資金 2775.77萬元;會澤縣完成土地補償 2034.48畝,兌付補償資金 6242.54萬元。累計完成農村移民搬遷安置協議簽訂 510戶,其中魯甸縣 253戶、巧家縣54戶、會澤縣203戶。累計完成農村房屋、附屬設施、零星樹木及其他補償補助費用兌付 10905.94萬元。其中魯甸縣兌付5851.19萬元;巧家縣兌付835.36萬元;會澤縣 4219.39萬元。
七、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一)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
1.堰塞體防滲墻工程:右岸防滲墻為關鍵線路,由于受到右岸高邊坡處理影響,進度滯后;左岸灌漿洞洞挖由于地質條件復雜,為保證施工安全,需要邊支護邊掘進,進度有所滯后;量水堰及溢洪洞出口護坡由于工作面未能提交,目前未施工,進度滯后。
2.右岸溢洪洞工程:由于受地震災害影響,溢洪洞進口邊坡多次坍塌,對進口邊坡施工造成極大影響。施工單位進場后施工條件極差,邊搶險邊施工,溢洪洞進口工作面推進滯后。加上閘室開挖量大,混凝土澆筑體檢大,體型復雜。
3.引水發電系統工程:“三洞”進口邊坡存在材料運輸困難,受高邊坡落石和施工影響大,余震不斷,安全隱患多等困擾,進度相對滯后。目前原廠房拆除已經接近尾聲,目前面臨以下的問題:一是工期滯后,因啟動滯后、拆除影響等造成實際工期比計劃工期滯后4個月,計劃目標已近無法實現。二是廠房度汛困難,新建廠房砼澆筑較原計劃滯后4個月,廠房圍堰為枯期圍堰,無法保證汛期正常施工。
4.兩岸邊坡治理工程:左岸邊坡沒有開工條件,至今未開工建設。右岸邊坡治理影響堰塞體防滲墻和引水發電系統的施工。
(二)移民工作存在的問題
1.部分移民搬遷安置協議未簽訂
魯甸縣農村移民搬遷安置尚有 123戶協議沒有簽訂,扣除失穩區納入工程防護的 65戶,實際有 58戶協議未簽訂。巧家縣移民搬遷安置尚有1戶協議沒有簽訂。
2.交通工程設施建設沒有啟動
紅石巖堰塞湖整治工程淹沒影響交通道路魯甸縣2條3段 4km;會澤縣2條5段4.4km,道路等級為汽車便道,地震后道路經過改造拓寬,寬度 4m~6m。規劃改復建道路涉及會澤縣 4條7.215km。規劃補償道路涉及魯甸縣1條2段3km。
紅石巖整治工程涉及魯甸縣水庫淹沒影響鐵索吊橋4座,均為人行鐵索吊橋;涉及會澤縣水庫淹沒影響鐵索吊橋 1座。規劃抬高復建 3座人行懸索橋,補償處理1座鐵索橋。該復建項目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
3.庫區災害點治理工作尚未實施
紅石巖堰塞湖庫區塘房組、錢家坪子、雙河口及鄧家田等四個地質災害點治理工作尚未實施。
(三)針對上述存在的困難,提出以下建議
1.堅持從高向低、從上到下的施工原則,協調高邊坡掛網施工進度,減少交叉影響,盡早解決下游“三洞”進口邊坡施工便道和防滲墻施工問題。
2.以安全為重,合理安排工期,在保護好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開展建設工作。
3.高度重視廠房度汛問題,針對汛期施工的實際,細化和詳化防洪墻施工進度安排;同時,隨著縱向防洪墻的逐步升高,逐步回填基坑,以“埋設排水管路解決堰塞湖至上游圍堰間區間降雨的方式”,實現廠房安全度汛。針對廠房上下游河道的實際情況,協調上下游河道的清理和疏通工作,以便最大可能減少對廠房圍堰和基坑的影響。
4.協調好邊坡治理的進度問題,及時開展右岸灌漿洞和防滲墻的建設,加快堰塞體治理進度。
5.以安全度汛為前提處理三洞進口邊坡開挖。三洞進口下游邊坡開挖至EL.1270m高程后,暫停下游面邊坡開挖,然后集中設備將溢洪洞口渣料翻至周邊,以最短時間實現溢洪洞口出露。針對EL.1210m高程移交工作面的節點目標,在增加支護力量前提下,推進溢洪洞上部邊坡開挖進度。
6.加強與設計單位的溝通協調,抓緊落實王家坡、左岸高邊坡、掛網單價等問題,爭取用重大設計變更的方式解決不具備條件區域的治理問題和單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