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戰120天:堰塞湖整治工程野生植物及古樹名木遷地移植保護工程通過初驗
本網訊(堰塞湖公司 袁禎琴 報道)12月29日,堰塞湖公司牛欄江紅石巖堰塞湖整治工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及古樹名木遷地移植保護工程接受魯甸縣林業和草原局項目驗收組的初驗,并順利通過驗收,“大戰120天”再傳捷報。
初驗會議
今年10月份以來,為加快工程收尾、推動工程盡快達到正常蓄水位,堰塞湖公司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實地考察庫區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分布情況及交通條件,科學挑選栽植地點,編制移植保護方案并上報林業主管部門批準。連月來,通過大力宣傳、會同林業主管部門積極協調,挨家挨戶做好工作,取得了當地鄉鎮、村社和群眾的支持,移栽工作順利完成,共移栽國家Ⅱ級保護野生植物紅椿97株和古樹巖柿1株。
實地查看
驗收組通過實地查看、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等方式,按照《云南省牛欄江紅石巖堰塞湖整治工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及名木古樹遷地移植保護方案》對工程進行初步驗收,驗收結論為:施工按方案技術要求操作,移植數量、質量達到行業標準,初驗為合格工程。
移植現場
據悉,移植保護工程啟動前,堰塞湖水庫蓄水位1182米,11月28日移植保護工程完工時已達到1193米,實現了枯水期蓄水穩步上升,距1200米的正常蓄水位僅“一步之遙”。今日,電站累計發電首次突破2億千瓦時。現場全員奮力“大戰120天”,爭取多蓄水、多發電取得較好成效。
魯甸縣林業和草原局、縣水務局、火德紅鎮林業站和監理、施工單位、堰塞湖公司等代表參加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