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市明確"十三五"財稅工作五項總體思路
“十三五”期間,昆明市在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情況下,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推動財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通過調整優化財稅宏觀調控,定向施策、精準發力。貫徹積極的財政政策并加大力度,妥善處理好減稅與增支、負債與風險之間的矛盾,加快建立中長期平衡機制。加強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產業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協同配合,組合運用各類財政政策工具,增強政策合力,放大政策效果。找準制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明顯短板,精準滴灌而不搞大水漫灌,突出重點而不搞平均用力,切實提高政策的精準性、指向性和實效性。
二是通過調整優化經濟發展方式,用活信用、用好杠桿。突出財政的公共屬性,簡政放權、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用好財政信用工具,多用債券、政策性貸款和直接融資等工具,想方設法降低資金成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資金需求。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有條件的項目大力推行PPP模式,充分運用市場化工具和手段,最大限度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引導撬動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
三是通過調整優化民生保障制度,守住底線、完善機制。堅持把民生作為優先保障重點,隨著財力增長,穩步增加民生投入,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以保基本、守底線為目標,合理確定民生保障項目和水平,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開展民生政策評估,對不合理或政策環境發生變化的民生支出,堅決壓減或取消。正確處理基金收入和支出、財政補貼和個人繳費的關系,堅持精算平衡,強化激勵約束,完善籌資機制,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著力完善民生制度,統籌民生政策,注重花錢買機制,著力解決制度碎片化問題。
四是通過調整優化改革政策導向,深刻介入、注重協調。全面深化改革離不開財稅的基礎和支撐。更加深刻介入、深度參與到金融、國企、社保、科技、教育、農業等其他領域體制機制的構建,爭取在頂層設計環節就解決主要問題,以求事半功倍,決不能置身事外。把握改革趨勢,精心測算改革收益和成本,對必須付出的改革代價要主動請客,避免被動買單。統籌各項改革政策,發揮財政綜合部門優勢,協同推進各項改革,防止政策割裂、各自為政,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合力。
五是通過調整優化財稅運行機制,規范權力、提高效率。正確行使黨和政府賦予的財政權力,防止權力任性,防范法律風險、廉政風險。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建設,重點聚焦預算管理、資金分配等核心業務環節,加強制度約束,嚴控自由裁量權。要更深、更細、更廣推進預算公開,并帶頭主動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把抓效率和抓落實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執行有力、落地有聲。